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淼
5月31日上午,在白洋淀畔,“水质人”张冬生一边熟练地将提取上来的水装入透明的取样瓶中,一边向记者感叹道:“你看,这水很通透吧。”
【资料图】
清晨的太阳照耀在湖面上,微风轻轻拂过,湖水泛起淡淡涟漪,芦苇荡里不时传出清脆的鸟鸣声,这里是被誉为“华北明珠”的白洋淀。
白洋淀旅游码头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霍少轩 摄
一大早,趁着天气还不热,张冬生和自己的同事已经装备整齐,开始了一天的水质采样工作。张冬生是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化验室的一名检测员,他主要负责对白洋淀加密监测点位的水质进行采样监测。他告诉记者:“白洋淀一共有60个加密监测点位,我们每个月利用三天时间,平均每天大概采20个点位,就能完成一轮采样工作。”他还告诉记者,今年正好是他在环保一线工作的第24个年头。
完成采样,张冬生和同事带着水样回到了实验室,取样、加试剂、消解、滴定、填写原始记录单,操作一气呵成。四个多小时过去了,数据整理完成。记者打量了一下面前两个月的采样报告,有100多页纸,大约5厘米厚。张冬生告诉记者:“水质好不好,数据会‘说话’,我们这些‘水质人’就是用数据见证了白洋淀水质的变化。”
张冬生和同事在实验室化验水样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淼 摄
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淀边人,还是一直和水打交道的“水质人”,张冬生回忆起白洋淀的变化感触颇多。“以前白洋淀的水质差到‘不需要’检测,鼻子一闻就知道,腥臭难闻的气味会招来很多蚊虫,水质报告常常出现不合格项。”他说。
但是近年来,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成效显著,水质也逐年改善。2022年,白洋淀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、总磷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7.0%、15.4%。淀区8个国控监测点位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,白洋淀稳居全国良好湖泊行列。这些数据的变化,让张冬生脸上渐渐有了光彩。
张冬生整理数据资料。李征 摄
白洋淀今天的成绩不光光是“水质人”的功劳,更是新区各级各部门“合力”的成果。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介绍说:“通过落实控源、截污、治河、补水多管齐下,白洋淀水质有了显著提升,目前白洋淀已经进入了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并重的阶段。”
水质好不好,不仅报告里的数据“知道”,水里的鱼儿更“清楚”。据统计,目前白洋淀野生鱼类资源恢复至46种,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19种,中华鳑鲏更实现了全淀分布。除此以外,雄安新区野生鸟类更是达到254种,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48种,其中,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、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也选择在白洋淀安家落户,繁衍生息。
张冬生整理数据档案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淼 摄
此时的白洋淀一片生机,鱼儿成群、水鸟云集,芦苇成行、碧波荡漾……闲暇之余的张冬生常常在淀边漫步,看着眼前的一切,他更加坚定了决心:“我会尽己所能守护好白洋淀,为白洋淀的生态保护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。”
编辑:张燕梅上一篇:要药就是主药,中医治病离不开要药[祈祷][给力]生姜—止呕圣药连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中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